关于Balenciaga的严肃评论:对抗与隐匿的因果
“人们已经忘记了那个时代(90年代),因为你无法真正搜索到它。当时的时尚更脏、更下流(nastier,翻译不一定准确,意会吧)、更有趣,没有过滤、没有修饰、没有打磨、没有得体,不会像现在这样”。
这是Balenciaga的艺术总监Demna在接受VOGUE采访时说的。
这句话能看出来,Demna对90年代这个前互联网时代末端的时尚表现,与今天时尚表现区别的看法,或者说区别的重点在哪。
换一下句式,也许能理解为,他在用更脏、更下流、更有趣,对抗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的滤镜、打磨、得体。
这个对抗的主体就是他带来的Balenciaga2022秋季系列。
对抗
90年代并不那么遥远,在时尚领域却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,我们无法用简单的词汇去定义或者描述它的显著风格,因为一切都蓬勃,缺乏单一标准,按照时下最流行的怀旧说法就是:神仙打架。
与许多设计师的做法不一样,Demna并非宣称灵感来自90年代,他用了更具有戏剧感,以及更加凸显过去与现在矛盾的方式:
假象自己回到90年代,试图填补Balenciaga在时尚视野极其模糊的那几年(1997年Nicolas Ghesquière上任前)。
于是,这场发布被设计成一支名为《遗失的录影带》(The Lost Tape)的影像,由导演 Harmony Korine 拍摄,它像是90年代某先锋设计师发布会的记录资料,从秀前嘉宾采访、进场,到整场秀,模糊又真实的画质带着强烈的前互联网时代气息。
正式发布前,品牌放出几个片段,是几位不太年轻的嘉宾秀后采访,她们是超模Naomi Campbell、《纽约时报》时尚评论家Cathy Horyn、时装评论家Diane Pernet、西班牙超模Esther Canadas、法国影后Isabelle Huppert、俄罗斯演员Renata Litvinova。
这里的每一个人带有鲜明的90年代印记,代表着一种旧式的权威选拔机制,他们的走红需要业内的肯定和提拔,与今天大众点赞的选拔机制截然不同。
在采访中,他们并非每个人都对这场秀赞不绝口,Isabelle Huppert的表述是:“很不错”、“比往常更好”,“很棒”,“但不是全部”,并加上爽朗的笑,如此真实。
今天,被邀请去观秀的嘉宾,不再敢对镜头说出丁点不好的评价,有的只是搜肠刮肚式尬吹。
更有意思的是,《遗失的录影带》中嘉宾悉数入场后,模特与设计师在后台都准备妥当后,我们的黑珍珠Naomi才缓缓入场。她前脚进,模特后脚出,让我们这些“90老人”瞬间想起她当年常常被爆耍大牌、迟到等黑料。
看到这,难掩微笑:Demna好懂。
用心的邋遢
整场秀包含大量宽肩造型,许多时候宽肩被认为是90年代的时尚代表,其实宽肩在80年代更为突出,它是职场男女的标配,背后隐藏着更多女性走进比以往更核心的职位。到90年代,宽肩从职场逐渐转向休闲场合,以一种并不刻板的状态表达先锋,配合着90年代“安特卫普六君子”引领的比利时风潮。
Demna的宽肩正是如此,有种锋利感。
平直、尖锐的肩部线条很锋利,圆润、松垮的线条也很尖锐,尤其在采用一些奇怪比例时。
还有些尖锐来自于对人们印象中某些常规款式的改变,最明显的是“小香风”连衣裙,“小香风”是互联网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网红风格,Demna将此改造成前后可穿的样式,模特将带纽扣的那面穿在后背,并非传统优雅的搭配,以及非传统美的模特,让这样的造型有种惯例的兀突。
他在设计上的很多巧思都带有90年代的意味。
比如在衣领处加入可拆卸旅行颈枕的钟形派克大衣;衣身上可当围巾又可当腰带的蝴蝶结;可拆解为迷你裙、长裤或 XL 版长筒靴单独穿着的五口袋牛仔裤,这种功能主义做派的最高峰正是山本耀司1999春夏系列从婚纱里掏出各种实用小物件,以及侯赛因·卡拉扬热衷于搞发明的诸多尝试。
服装开襟处饰以大号安全别针,不禁让人联想到90年代范思哲著名的别针礼服,不同的是,前者强调通过 DIY 的手法赋予更多造型可能,后者表达性感。
还有“老时髦人”露出内裤边缘的穿法,Demna再加上双 B 标识腰带,同时露出底裤边缘,据说是为了拉长腿部线条。
无论你喜欢与否,但可以肯定一点,他主张了:简约的、街头感十足的衣服也需要剪裁,一种用心的邋遢。
他所对抗的今日之过滤、修饰、打磨、得体,更像是一种精致的平庸,是人们被动的受到科技进步影响后的表现,互联网让一切视觉变得轻松易得,人们对美的看法逐渐被流行和商业规训,而不再以寻求创造力为突破口。对比Demna设计的Balenciaga,“习惯于在大众认为丑的东西中找到独特的美”(这句话出自他几年前接受BOF的采访)。
隐匿的因果关系
90年代时尚业充满了对美、丑的讨论,充满复古感、重塑古典的John Galliano和Alexander McQueen,他们的设计拥有更加戏剧化的外观,服装结构复杂,强调技巧,拓宽传统美的边界。Martin Margiela外观更为简约,这种先锋性带有观念艺术的特征,融合野性、粗暴和原始感,显然,Demna选择了后者作为90年代的代表。
表层的因果关系,这样松散、随意、不束缚的外观更符合今天很多年轻人的穿着需求,符合职业装界限的崩塌,尤其符合当下更多自由工作者的趋势。至少在过去几年,我们能清楚感受到,时代选择了实用的顺手穿上就出门、也方便窝在沙发里的街头风格,而不是时装。
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隐匿的因果关系。像今天的Balenciaga这样,无视传统奢侈品概念,进行价值观上的重新塑造,只可能建立在一个经济发展迅猛、资本过剩、生产过剩的年代,而21世纪正是这样一个年代,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说,时代选择了Demna,其实是富裕人群需要新的奢侈品观点来对抗由生产过剩引发的厌倦。
他的设计并没有比90年代“大神”更先锋,但Balenciaga老牌时装屋的地位支撑住了这种反叛的意义,以奢侈品的身份反传统奢侈品的价值观,这种彻底与以往割裂的做法,很容易“玩脱”,成功需要天时、地利与人和。
这里我又想引用自己几年前写的一篇关于Balenciaga旧文中的涟漪理论:
潮流的走势就像池塘里的涟漪,最中间的是真正了解并且懂得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品牌的小部分人,受到了中间的波动,越往外,只是跟着一起画圈圈的人。没有核心,哪来一圈圈涟漪,没有逐渐散开的涟漪,又如何产生巨大销量去支撑核心呢?
元宇宙的终极是怀旧
关于这场秀的完整呈现,还包括一张虚拟的报纸报道的版面。
作为一个曾在时尚行业周报工作过十多年的小记者,看到这里很难不动容。
90年代的时尚创造力表现于秀和服装设计,通过传统媒体来传播,追求视听在现场的集中爆发;今天的时尚创造力强调通过社交平台传播,观众、传播模式发生了极大改变,传播途径的变化,带来创作本身的变化。似乎是我们的需求促进了技术的进步,反过来,技术的发展又限定了我们的创造。
正如我一年前在《终于,大牌不卖设计了》首次分析品牌的氛围感,90年代的品牌不注重氛围感吗?并不是,只是当时的氛围几乎全部来自对秀场的设计,侧重于创造本身,而今天的氛围,更依附于传播技术的特征,一切创造首先考虑的是是否符合社交媒体的传播规则。
将数字技术玩得非常溜的Balenciaga,上个月还被媒体称为“或许是第一个进入元宇宙的时尚巨头”,上周却用彻底的、穿越式的怀旧姿态发布新秀,不免让我产生一种错觉:
或许,元宇宙的终极是怀旧。
人们最终将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交融所有逝去的文化。技术飞升的同时,阻碍了思想在单纯的现实世界的探索,互联网时代的一切被技术或多或少地篡改,也许再过许多年,我们才能准确地评价正在进行中的变化。
以上是我看完Balenciaga2022秋季秀后的浅薄感想,既然是回到90年代,那就应该用一篇更加90年代的严肃评论来配合,至少,在今天以这种态度写点东西,我觉得还真挺酷。
与本文相关的几篇文章:
《终于,大牌不卖设计了》以Balenciaga2021秋冬发布会入手分析品牌的氛围感
《Balenciaga的审丑与审美》根据我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讲座内容稍做修改
《巴黎世家丑在哪?》关于Balenciaga第一篇比较全面的分析
近期推送:
《他想用中国创造力抢Moncler、加拿大鹅的份额》值得期待的中国品牌
《被嫌弃的不看直播的顾客,及被忽视的经济逻辑》一点思考,欢迎讨论
《借太平鸟分析一下市场逻辑和隐忧》快看
《一款轻便好用的包,怎么耍酷20年?》居然是第一次写三宅一生
《“年轻人都想当博主,不好好工作”》留言也精彩
《Dior爆发史》应该没有别人这么写了吧,我怎么写得这么好。。。
《谁是下一个中国时尚业巨头?》近期最喜欢的一篇分析
《清代第一“潮牌”主理人有多牛》非常小众的宝藏艺术家
《这是什么神仙中国风!》超爱的艺术家专访
欢迎转发朋友圈,转载请联系后台
在公号回复商务合作查看相关明细
是本人,不接受反驳
文刀米,媒体人、策展人、设计顾问,曾获中国时尚大奖年度最佳时装评论员。
自我包装完毕。
其实就是一个喜欢写稿、设计、画画、沉迷于自己厨艺无法自拔的吃货,在避免社交方面也有很强的功力。
微信公号:文刀米
微博:文刀米呀
联系:mina516@163.com
另有一堆同步更新的平台...